2023-12-01 05:34:35 | 92招生网
1、辽宁工业大学在内蒙古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2、辽宁工业大学在内蒙古的土木工程(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3、辽宁工业大学在内蒙古的车辆工程(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4、辽宁工业大学在内蒙古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专业名 | 省份 | 年份/批次 | 计划人数 | 选科 | 科目类型 |
---|---|---|---|---|---|
车辆工程(校本部) | 内蒙古 | 2022/本科二批 | 1 | - | 理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校本部) | 内蒙古 | 2022/本科二批 | 1 | - | 理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本部) | 内蒙古 | 2022/本科二批 | 2 | - | 理科 |
土木工程(校本部) | 内蒙古 | 2022/本科二批 | 2 | - | 理科 |
工商管理(校本部) | 内蒙古 | 2022/本科二批 | 2 | - | 蒙授理科 |
工程管理(校本部) | 内蒙古 | 2022/本科二批 | 2 | - | 蒙授理科 |
交通运输(校本部) | 内蒙古 | 2022/本科二批 | 2 | - | 蒙授理科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校本部) | 内蒙古 | 2022/本科二批 | 3 | - | 蒙授理科 |
汽车服务工程(校本部) | 内蒙古 | 2022/本科二批 | 3 | - | 蒙授理科 |
传播学(校本部) | 内蒙古 | 2022/本科二批 | 2 | - | 蒙授文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内蒙古 | 2021/本科二批 | 1 | - | 理科 |
车辆工程 | 内蒙古 | 2021/本科二批 | 1 | - | 理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内蒙古 | 2021/本科二批 | 2 | - | 理科 |
土木工程 | 内蒙古 | 2021/本科二批 | 2 | - | 理科 |
车辆工程 | 内蒙古 | 2020/本科二批 | 1 | - | 理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内蒙古 | 2020/本科二批 | 1 | - | 理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内蒙古 | 2020/本科二批 | 2 | - | 理科 |
土木工程 | 内蒙古 | 2020/本科二批 | 2 | - | 理科 |
车辆工程 | 内蒙古 | 2019/本科二批 | 1 | - | 理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内蒙古 | 2019/本科二批 | 1 | - | 理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内蒙古 | 2019/本科二批 | 2 | - | 理科 |
土木工程 | 内蒙古 | 2019/本科二批 | 2 | - | 理科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内蒙古 | 2018/本科二批 | 1 | - | 理科 |
车辆工程 | 内蒙古 | 2018/本科二批 | 1 | - | 理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内蒙古 | 2018/本科二批 | 1 | - | 理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内蒙古 | 2018/本科二批 | 1 | - | 理科 |
土木工程 | 内蒙古 | 2018/本科二批 | 2 | - | 理科 |
92招生网(https://www.9259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辽宁工业大学学校简介的相关内容。
辽宁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始建于1951年,历经“锦州工学院”“辽宁工学院”等发展阶段,2007年3月更名为“辽宁工业大学”。学校2013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获批辽宁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获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2017年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9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21年入选国家“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2021年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学校现有16个教学院(部、中心),全日制在校生16136人,其中本科生13866人,硕士研究生2003人,留学生267人。学校占地面积63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27亿元,图书馆藏书136万余册,电子图书量达到63.8万余册。学校秉承“砺器悟道”的校训精神,培育和发扬“严谨求实、勤学进取”的优良学风,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余万名优秀人才。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加强学科和平台建设。拥有辽宁省一流学科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建有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汽车及零部件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重点实验室8个,辽宁省技术创新中心3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教授、副教授57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辽宁省教学团队4个,辽宁省专业带头人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0人,辽宁省优秀专家4人,“兴辽计划”攀登学者1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7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68人,辽宁省特聘教授4人,辽宁省中青年社会科学人才百人层次3人,辽宁省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3人。3人连续多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引用科学家榜单。9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8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人才成长计划,15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现有4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8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示范专业4个,省特色专业3个,省本科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7个,省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11个。获批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获批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高校实训培训基地1个,省汽车制造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1个,省高新区现代产业学院1个。获批省一流本科课程52门,省级精品课15门,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9门,省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省级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课程33门,辽宁工业大学MOOC在线教学资源平台上线运行课程1100余门。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4项,省教学改革项目180项。获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63项,省教材建设奖11项,省级精品教材、规划教材8部。
学校坚持打造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引领和推动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发展。学校现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5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省级“三全育人”开放基地1个,6万平方米大学生实验实训中心1个。构筑了以创新实践训练为主体的“实践创新、创新选育和创业孵化”三级进阶式培养平台,创建了“学业、创新创业、职业和就业”的“四业”指导服务平台,形成了“创新•创业•创青春”的校园文化。中国大学生汽车方程式大赛连年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1项,银奖7项,铜奖18项,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屡次收获国家级一等奖,各学科创新创业竞赛国家级奖项年均突破百项。2017-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全国获奖排名分列全国高校第141、112、100、115和143位,多次单年度进入全国高校百强,位次持续均居于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前列和辽宁省省属高校首位。
学校重视发挥科研引领支柱作用,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近五年共完成了包括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5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项。多次入围中国大学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百强高校,2篇论文获国际计算智能协会杰出论文奖(Outstanding Paper Award)。学校秉持“开放办学”理念,加强校地融合,产研融合,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了10余个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完成科技成果转化500余项,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92招生网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深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分别与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波兰、德国、日本、新西兰、泰国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在2017-2021年连续五年获批国家“中欧学分互换”项目,2017年、2020年、2021年获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目前,学校共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400名留学生,其中学历留学生数量占90%以上。
巍巍辽工,煌煌其著,砺器精湛,悟道深远。70多年的改革发展,学校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面向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坚定不移地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奋勇向前!
一、2023北京理工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北京理工大学在北京的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人数为48人;2、北京理工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电子信息实验班)(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感知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34人;3、北京理工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信息科学技术)(含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一、2023北京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北京大学在北京的文科试验班类(元培)(含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专业招生人数为25人;2、北京大学在北京的工商管理类(含金融学、金融学)(金融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专业招生人数为25人;3、北京大学在北京的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一、2023清华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清华大学在北京的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为20人;2、清华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类(机械、航空与动力)(含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实验班、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车辆工程)(电子信息方向、车辆工程)(车身方向、工业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0人;3、清华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类(能源与电气)(含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气工程
一、2023南开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南开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信息科学与技术)(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密码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含人工智能、计算机、新一代智能软件特色培养项目班,信息安全-法学双学位试点班)专业招生人数为8人;2、南开大学在北京的经济学类(含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商务经济学、数字经济)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3、
一、2023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的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商业数据分析方向、贸易经济。无时点专业选择;入校后可参与选拔项目:中意美三学位管理学本科项目,工商管理-法学、营销管理-数据科学2个双主学位项目;培养专业含会计学)(智能会计方向;国际交流:含英国华威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西班牙IE商学院、香港城市大学等
一、2023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的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系统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统计学、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03物理/化学)(选考一门即可:)(珠海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5人;2、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的人文科学试验班(含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珠海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0人;3、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的理科试验班(含地理
一、2023中央民族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中央民族大学在北京的经济学类(含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字经济)专业招生人数为18人;2、中央民族大学在北京的法学类(含法学、法学)(涉外法治)专业招生人数为13人;3、中央民族大学在北京的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为9人;4、中央民族大学在北京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工程
202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要多少分可以上(内蒙古师范大学专科分数线是多少啊)根据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年各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分析,内蒙古考生需要高考成绩达到470分左右,才有机会考上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是一所不错的大学,小编已经为大,下面高三网小编为你整理了详细内容,欢迎浏览了解。202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要多少分可以上(内蒙古师范大学专科分数线是多少啊).c_img{positio
2023-11-29 18:58:52
2024-04-27 22:47:03
2023-11-30 09:29:44
2024-06-02 02:25:51
2024-06-02 00:36:57
2024-05-17 05: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