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1 06:31:46 | 92招生网
1、德州学院在内蒙古的俄语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2、德州学院在内蒙古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专业名 | 省份 | 年份/批次 | 计划人数 | 选科 | 科目类型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内蒙古 | 2022/本科二批 | 5 | - | 理科 |
俄语 | 内蒙古 | 2022/本科二批 | 5 | - | 文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内蒙古 | 2021/本科二批 | 5 | - | 理科 |
俄语 | 内蒙古 | 2021/本科二批 | 5 | - | 文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内蒙古 | 2020/本科二批 | 5 | - | 理科 |
俄语 | 内蒙古 | 2020/本科二批 | 5 | - | 文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内蒙古 | 2019/本科二批 | 5 | - | 理科 |
俄语 | 内蒙古 | 2019/本科二批 | 5 | - | 文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内蒙古 | 2018/本科二批 | 5 | - | 理科 |
俄语 | 内蒙古 | 2018/本科二批 | 5 | - | 文科 |
德州学院是山东省政府直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学校坐落于中国太阳城—山东省德州市,德州地理位置优越,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国家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是首都一小时生活圈和省会半小时生活圈城市。
学校始建于1971年,前身是德州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德州学院。2006年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首批、全省同类院校中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获批山东省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秉承“崇德启智,励志博学”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德院精神,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20万名优秀人才。
学校占地面积132.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8.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亿元,馆藏图书240.7万册,电子图书149万册。现设有22个二级学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设有7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3000余人,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学历留学生23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497人,其中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200余人,高级职称532人,兼职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74名。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泰山学者”、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突出贡献科学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7人,获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建设团队、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10个。
学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学科、学位点、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形成了以文理为基础,工科为重点,着力打造师范教育和“健康+”等应用型专业集群的学科专业结构。建有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省院士工作站等省部级科研平台20个。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有山东省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0个,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试点专业、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等8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省级双语示范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58门。获得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省级教学成果奖等84项。现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教师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奖项。学校注重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获批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近五年立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9项,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共获国家级奖2491项、省级奖2849项,形成了毕业生深造率、综合就业率“双高”的鲜明特色。92招生网
学校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不断提高科研创新服务水平。先后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医养健康研究院、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一勾勾”文化传承基地、黄河流域工业气体污染防治联合研究院、黄河流域生物交叉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强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德州市签署《城校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等六份协议,全面推进城校融合发展,校企建设现代产业学院7个,共建山东省硅单晶半导体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太阳能利用核心部件检测与优化工程实验室、山东省新型药用辅料与缓控释制剂工程实验室、山东省猪群健康大数据与智能监测工程实验室、山东省智慧农业及食品安全追溯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山东省集成电路用功能材料及其拓展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7个,市级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15个。近五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社科基金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50余项,开展横向技术合作课题860余项;先后在国内外高层次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490余篇,出版专著122部,授权专利350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6项,其中石墨烯场效应管及增强拉曼生物传感器研究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学校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积极推动对外开放行动计划。与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的107所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获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德州学院别尔哥罗德食品科学学院,在办中波、中俄合作本科层次教育项目2个。建成国际合作科学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6个,东盟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高校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获批并实施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药学高端人才培养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建设“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承办“中华文化大乐园项目”、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语桥”项目、国侨办“网上外派教师试点”项目。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联合成立“中国语言文化交流学院”。招收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学历生和语言生300余人,取得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
迈进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人才优先、创新驱动、特色发展、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专业提升、学科筑峰、英才汇聚、校城融合、对外开放、文化引领行动计划,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开创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202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要多少分可以上(内蒙古师范大学专科分数线是多少啊)根据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年各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分析,内蒙古考生需要高考成绩达到470分左右,才有机会考上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是一所不错的大学,小编已经为大,下面高三网小编为你整理了详细内容,欢迎浏览了解。202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要多少分可以上(内蒙古师范大学专科分数线是多少啊).c_img{positio
一、2023北京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北京大学在北京的文科试验班类(元培)(含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专业招生人数为25人;2、北京大学在北京的工商管理类(含金融学、金融学)(金融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专业招生人数为25人;3、北京大学在北京的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一、2023清华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清华大学在北京的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为20人;2、清华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类(机械、航空与动力)(含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实验班、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车辆工程)(电子信息方向、车辆工程)(车身方向、工业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0人;3、清华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类(能源与电气)(含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气工程
一、2023南开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南开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信息科学与技术)(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密码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含人工智能、计算机、新一代智能软件特色培养项目班,信息安全-法学双学位试点班)专业招生人数为8人;2、南开大学在北京的经济学类(含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商务经济学、数字经济)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3、
一、2023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的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商业数据分析方向、贸易经济。无时点专业选择;入校后可参与选拔项目:中意美三学位管理学本科项目,工商管理-法学、营销管理-数据科学2个双主学位项目;培养专业含会计学)(智能会计方向;国际交流:含英国华威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西班牙IE商学院、香港城市大学等
一、2023北京理工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北京理工大学在北京的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人数为48人;2、北京理工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电子信息实验班)(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感知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34人;3、北京理工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信息科学技术)(含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一、2023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的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系统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统计学、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03物理/化学)(选考一门即可:)(珠海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5人;2、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的人文科学试验班(含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珠海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0人;3、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的理科试验班(含地理
一、2023中央民族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中央民族大学在北京的经济学类(含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字经济)专业招生人数为18人;2、中央民族大学在北京的法学类(含法学、法学)(涉外法治)专业招生人数为13人;3、中央民族大学在北京的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为9人;4、中央民族大学在北京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工程
2023-12-03 04:08:20
2023-12-01 01:32:08
2023-12-01 09:37:02
2023-11-29 00:18:08
2023-12-03 10:28:22
2023-12-01 06:27:16